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

 不平凡的心靈雞湯----《力道山未亡人》 

今天,我繼續閱讀《透過俄羅斯棱鏡》一書,或許太投入了而費神燒腦,讀到半途的時候,飢餓感奔湧而至,趕緊補上一瓶葡萄糖胺飲(謝謝峰輝的贈禮),以期快速恢復體力,再往下個章節徐步緩進。這時候,我覺得快速消除疲勞就是上網瀏覽日本的出版訊息了。這一次,我又有了新的發現:細田昌志《力道山未亡人》(力道山的遺孀),這部紀實作品使我為之驚艷起來。

 


眾所周知,出身韓國的力道山享有日本職業摔跤之父的地位,他在擂台上英勇奮戰的雄姿,博得了多數日本國民的喝采,並被視為戰後重建的精神象徵,可謂大眾史中最耀眼的運動明星。然而,《力道山未亡人》一書的主角是其遺孀敬子,她以回憶錄(非虛構)的形式來講述力道山逝世後,時年22歲的她即接任背負30億圓債務先夫的公司及扶養4名子女的經歷,而這種超乎凡人所能擔負的奮鬥經歷,就足以吸引和感動多數的讀者了。

 

所以,在我看來,這樣的紀實作品及當事人現身說法就是不平凡的心靈雞湯,因為它給生活在困頓時代的讀者帶來新穎的希望,又能為欲振乏力的出版社捎來歡喜的春雨。在此,我期待台灣的出版社直接引進翻譯,這樣做,應當比人造雨來得快速有效。(2024年4月26日)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細田昌志《力道山未亡人》(小学館,2024年5月31日

標籤:

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

 讀書與省錢

 

談到讀書買書介紹書籍的話題,我似乎頗受書緣的助力。剛才,我在臉友新地比呂志先生的臉書上,看到了《耳語者》日譯本的封面時,心裡很高興,趕緊取出了原文書和簡體中譯本,做個出版年月與書價的比較。

 


原文《The Whisperers》14.99英磅(PENGUIN BOOKS,2007)

日譯本《囁きと密告:スターリン時代の家族の歴史》上下 10120日圓 (白水社,2011)

簡體中譯本《耳語者:斯大林時代的蘇聯的私人生活》69.6萬字 108人民幣*4.5=486元(廣西師範大學,2014)

 


可惜的是,目前,我尚未看到出版繁體中文版,否則就能多個譯本做比較閱讀。總括來說,不論是作為讀者、作家、研究者,或者翻譯教學的老師,若遇見可靠有用的譯本,應當買來好好研讀一番。(2024年4月26日)

標籤:

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

 讀書憶友與為書送行 

上午,整理家裡書庫的時候,隨手找出了三本書:《現代性的地平線:哈貝馬斯訪談錄》、《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:利奧塔訪談錄》、《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,1997)。依照我可靠的記憶,這三本書是當年我在台北的明目書店購得,也是顯邦兄主持明目書店書友最為熱衷搶書的時期。的確,與現今中國已大量出版的西方人文社科的簡體中譯本相比,這三本哲學性的訪談錄,不論思想類別、篇幅卷數、翻譯品質以及裝幀上,後者都很難望其項背,或者更直白地說,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。

 


或許,有些初識的臉友不明白,我們當時為何對簡體中文譯本如此著迷?這些來自大陸地區的出版物值得一讀嗎?就我所知,我們那一代的台北知識分子的求知條件有局限性,只能透過這種「有限而微薄」的管道(簡體書)來汲取新穎的西方思潮,進而轉化為自身思想養分(武器)的,至於其後書友們各自政治意識型態的變化,政治立場與國家認同的迥異,就不是我所能料想,也無從關心的對象了。

 

在此,我之所以重新提及這三本1997年刊行的簡體書,一則有感時間流逝之快,現今,哲學家顯邦兄已經到天上做神了,明目書店亦搬回到台中,繼續為書友做網路訂購服務;二則我正在準備為這些讀過的書籍送行。過些時候,我就會把大批書籍贈予在宜蘭經營民宿的朋友,屆時,喜歡遊山玩水的旅人,也許某日就能在其民宿大廳裡看見我曾經讀過的舊書冊了。我想,不論什麼時節,旅行、與書相遇、回憶朋友的情誼,就是最美好的季節。(2024年4月25日)

標籤:

 為譯本精讀----約瑟夫.弗蘭克 

讀書緣起。 

我第一次知道約瑟夫.弗蘭克這位傑出學者的名字,來自多年前閱讀庫切的文學評論集,博學灼見的庫切在文中評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,並援引了約瑟夫.弗蘭克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傳:《陀思妥耶夫斯基:反叛的種子,1821--1849》、《陀思妥耶夫斯基:受難的歲月,1850—1859》、《陀思妥耶夫斯基:自由的甦醒,1860—1865》、《陀思妥耶夫斯基:非凡的年代,1865—1871》、《陀思妥耶夫斯基:文學的巔峰—1871--1881》(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,2014--2022),我開始了蒐集和系統性地閱讀弗蘭克所有的中文譯本。順便提一下,上述這五部煌煌巨著皆出自翻譯家戴大洪的譯筆,我認為戴氏個人獨譯大部頭經典作品的具體業績,給有志翻譯大業的譯者很大的激勵。

 


今年2月,我得知廣西師範出版了約瑟夫.弗蘭克《透過俄羅斯棱鏡----文學與文化隨筆》一書,立刻訂購了一本。該書27萬字,分為四個部分(第一部分:當代學者文人(第一至第四章);第二部分:概述(第五章至第八章);第三部分:陀思妥耶夫斯基(第九章至第十四章);第四部分:激進主義的困境(第十五章至第二十章)。對於這樣的好書,我必須放慢速度精讀才行,目前,只讀完第二部分。 

接下來,我要談一點個人的閱讀感想。

首先,我在《透過俄羅斯棱鏡----文學與文化隨筆》序言中,就得到了我亟欲借鑑和啟發的重點了,正如弗蘭克其序言所說:「本書蒐集的文章和評論都與俄羅斯文化、文學和歷史問題有關,是我那部關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專著的副產品。」因為這個重要的提示對我幫助甚大,可供我撰寫日本思想文化評論時的靈感與延伸。進一步說,他在評價俄國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的時候,並沒有像文壇慣有的大家樂似的胡亂吹捧,不需要拋灑廉價的政治正確的花炮,而是提出深刻的見解。

 


例如,他對別林斯基的思想起源做出簡要的概括:「別林斯基成長於俄國文化完全被德國唯心主義所主導的時期。因此,他早期的文章顯示出,他首先受到謝林,接著受到黑格爾的深刻影響。(第131頁),接著,他轉述同為俄國文學專家德.斯.米爾斯基的批評:「別林斯基的語言,繁瑣冗長,平庸粗俗,拖泥帶水……總而言之,他這樣一個重要的作家寫出來的卻是最糟糕的俄語。」而他也提出了精闢的看法。在他看來,「別林斯基的文風充滿激情和活力,當然不會簡練優雅;但是他經常為了在即將到來的截稿日期之前交稿而趕寫文章。因此,他總是耿耿於懷地詛咒迫使他像一匹疲憊不堪、步履蹣跚的駑馬一樣寫作的貧窮。 」(第132頁)。 

最後,弗蘭克觸及了一個核心問題,也就是,「俄國的文學的批評從來都不是西方意義上的純粹的『文學』批評。因為他們總是被當作一種隱晦的語言進行社會政治論爭的手段。(第134頁), 我認為這個觀點富有啟發性,與台灣作家在戒嚴時期發表文學作品有著驚人的相似性。僅只這相似性的啟示與激勵,即能帶給生活在承平時期的台灣文學評論者莫大的勇氣,因為他們不必冒著坐牢的危險,不必擔憂妻離子散的惡夢,就可展開真誠而深刻的歷史挖掘了。 

就此而言,不僅文學評論家,所有廣義的文化思想史家,當他們獲得安全的環境得以全力進行批評,享受專家權威的光環之時,他們同樣必須肩負起還原歷史的責任,沒有責任與良心的知識人,不論時代(政權)更迭,他們都不會得到應有的敬重。(2024年4月24日)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「俄」別林斯基《文學的幻想》滿濤 譯(安徽文藝出版社,1996年9月)

「美」約瑟夫.弗蘭克《透過俄羅斯棱鏡----文學與文化隨筆》戴大洪 譯(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,2024年2月)

標籤:

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

 彼得計畫與美食作家之夢 

上一次,我與彼得碰面聊起了彼此的近況。我探問他的收入是否穩定(或金額減損程度),他有感而發地說:這幾年來,美語家教似乎正在走下坡,已經沒有玫瑰色的前景可言,而且,人到中年精神與體力都貶值了,轉換工作大不易,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。 

我理解彼得其悲觀主義的來源,所以儘管他說話的時候,前後上下的語氣,幾乎是波瀾不興的,但我猶然覺察得出潛伏在他心底的暗流在湧動,出於望友成龍的責任感,我向他提出了一個冒險的建議。

 


「彼得,我記得你好像喜歡大腸麵線和肉丸這兩樣美食,是吧?」

起初,他沉吟了一下,隨即回應了我的問題。他說,租屋大橋頭附近的時期,不去家教的時候,或者家教結束後,返家之前,他總要吃上一碗大腸麵線和肉丸,否則會覺得生活中少了什麼滋味一樣。」

「真的?那麼我要恭喜你了。」

「為什麼?」

「你愛吃這兩樣東西,表示你對它們的執著之愛。」

「先生,你是暗指我有戀物癖的傾向嗎?

「不是,不是。我的想法很簡單,你有豐富的家教經驗,又熱愛國民美食,寫作能力也不錯,反正你獨身沒有家累,何不給來個冒險之旅?」

「冒險?」他哈哈大笑,稍後向我展現其英語解說的本領,「我的英文程度雖然算不上頂尖,但我還可以清楚分辨「adventure」和「discovery」的本質和語義。先生要我進行什麼冒險?」

「直白地說,你可以向銀行提出寫書計畫貸款20萬元,說要用這筆錢來行腳台灣大街小巷,以實際遍嚐台灣各地的大腸麵線和肉丸為基礎,加以詳細筆紀、評分和累計數據……」

「這怎麼可能?」

「先不要自我設限,我認為所謂奇遇與機會是自己打造出來的。退一萬步說,當你實際吃遍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大腸麵線和肉丸的時候,說不定那種感動的經驗就會加強你的信念。先寫作再說吧。人,有了堅定的信念,做起事情就容易多了。そうじゃないですか(不是嗎)?」

 

在日本語裡,「言靈」一詞用來形容「語言內在的神靈及語言威力」,而我這句話似乎發揮了上述作用,直接助燃了中年彼得壯志猶存的焰火。我作為彼得數十年的畏友,比任何人都知道他想更上層樓,還擁抱著美食作家的夢想。我想,我的語言威力若能協助他完成美食作家的計畫,那將是一件美妙的好事啊。最後,為了鞏固他寫書的信心,我說,當你走不去的時候,不妨讀讀叔本華的傳記,狂野與熱情未必都指向不好的終點,有些時候我們是依靠它來走完艱難全程的。(2024年4月23日)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「德」呂迪格爾.薩弗蘭斯基《叔本華及哲學的狂野年代》(商務印書館,2010

標籤:

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

 都會擺渡人 

數年來,基於保建的需求,我們固定星期一到約莫兩公里處的中醫針灸科治療,每次都搭乘Uber前往,自然較有機會與Uber司機交談。依我的乘車經驗,Uber司機的態度還算不錯,但是有時運氣不佳,就遇到鐵面人般的司機,或者到達目的地時,連向乘客道聲謝謝都嫌麻煩似的司機,這些面相真使人不舒暢。

 


不過,今日上午,上天賜給了我們好運氣,遇上了一位親切的司機。這位廖姓司機大約35歲,性情良善篤實,服務態度極好,與其交談十分愉快。我問其是否很早出來開車?他說,對,早上送孩子上學,就開始跑車了。十分鐘前,他就載送一位乘客來到我們住家的附近,說來真是有緣。我同意他的說法,並稱許他勤奮努力的人生態度,認真跑車的話應該比上班族的薪資好,多勞多得,而且可自由支配時間,儘管沒有朝九晚五的規律和固定領薪的「穩定感」。

 

這次,換他回應我的提問了。他說,有朋友投入Uber駕駛,但遇到下雨天、上下班尖鋒時段,或者心情陰暗,他寧願待在家裡不出車……。聽到這裡,我直言告之:你的朋友一定是個好命的人,完全沒有生存(生活)壓力,才可以如此逍遙,為了生計日夜奔忙的歹命人,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。說到這裡,車子剛好轉彎,再前往50公尺,就抵達醫院的大門了。我說,其實轉念一想,都會的計程車司機就像擺渡人一樣,他們將行走不便的人送到目的地,也是一種助人的善行。他微微一笑說,是啊,但有的人不這樣轉念,我們也沒辦法呀。我反思著,應當說正因為我不是修行者轉念之思不夠強大,因此無法促成和改變別人的轉念吧。2024422日)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「美」林郁沁《美妝帝國蝴蝶牌:一部近代中國民間工業史》(上海人民,20236月)

標籤:

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

 周末有感:巴基斯坦短篇小說選 

我似乎突然開悟了。周末暫時放下嚴肅的書籍,讀點短篇小說選,算是釋放壓力的好方法。星期五下午,從山外圖書社取回了《無花果樹的花:巴基斯坦短篇小說選集》(譯林,2023)訂書,我就把它和之前委託明目書社訂購的《巴基斯坦短篇小說選》(人民文學,1990)放在同個書架上,這樣我閱讀較為方便。我甚至認為如果覺得讀得不夠癮,側旁還有兩冊《印度短篇小說選》,到時候,也能派上用場。

 


順便一提,我發現這兩部短篇小說選集的出版前後相距了33年之久。打趣的說,那時候,我若有生育子女,孩子們現在已經33歲了。不過,他們會是勇猛精進的一代?垮掉的一代?躺平的一代?我實在不敢貿然斷言。(2024年4月20日)

標籤: